【通知】关于做好2022-2023学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有关工作的通知

    2022-06-30 09:33:02           浏览数:0

各学院:
        为进一步做好2022年国家助学贷款首次申请贷款、续贷、免息及本金延期偿还等工作,落实“应贷尽贷”目标,根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有关规定要求,现将相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首次申请贷款事项
      (一)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首贷事项
      1.贷款地点:首次贷款时,借款学生和共同借款人一起前往双方户籍所在地的县级学生资助管理部门办理。
      2.办理流程:(1)贷款学生登录国开行学生在线系统注册和完善信息,在线提交贷款申请,打印《申请表》并签字;(2)学生本人和共同借款人携带身份证原件、户口本原件、学籍证明和申请表到县级学生资助管理部门办理手续;(3)持县级学生资助管理部门《受理证明》交至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学院收齐后报学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4)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完成回执录入;(5)国开行审批、发放;(6)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核对入账信息;(7)学校财务处进行学费抵扣和余额返还。
 
                    表1:国开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办理流程
     
      3.申贷材料:(1)借款学生与共同借款人各自的身份证原件、户口本原件;(2)录取通知书(或学生证)原件或学信网学籍在线验证报告;(3)《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表》,未通过预申请的学生还需要携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表》原件。
      4.办理时间及要求:贷款学生于每年秋季学期开学前完成申贷工作;每年10月10日前,学校完成回执录入工作;每年11-12月份,学校核对入账信息,完成学费抵扣与余额返还。新学期开学后,贷款学生需持当地县(市)学生资助中心受理贷款业务时所开具的《贷款受理证明》(原件)到学校报到,各学院要在9月14日前将贷款学生(老生)的《贷款受理证明》(在证明正面要注明学费+住宿费总金额)统一收齐后报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老生和新生分两个批次进行,新生入学报到时由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负责审核并收取助学贷款回执单,同时上报《生源地学生信用助学贷款受理证明上报情况汇总表》(附件6)。学校在生源地贷款管理系统办理受理确认手续。
      (二)非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首贷事项
      为确保我校外省籍学生能成功申请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业务,学生本人可就具体事宜自行咨询其生源地县市学生资助中心或县教育局有关政策,若需学校开具证明手续的,请自行下载填写《外省籍在校生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证明》(附件5)后,交所在学院学工办,由学院统一汇总后报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加盖学校公章,贷款学生持证明回家办理手续。新学期返校后,需将本人《贷款受理证明》(在证明正面要注明学费+住宿费总金额)交至所在学院学工办,各学院学工办统一汇总整理后于9月14日前上报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按照老生和新生两个批次进行),并同时上报《生源地学生信用助学贷款受理证明上报情况汇总表》(附件6,要在备注栏内注明省份名称);对于持《回执单》返校的外省籍贷款学生,学院要在9月14日前一并统一收齐后上交学生资助中心,同时上报《外省籍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回执单填报情况汇总表》(附件7)(在证明背面要用铅笔要注明生源地县(市、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通信地址、联系人、邮编及联系电话),以确保能成功划款。
      二、续贷事项
      (一)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续贷事项
      1.贷款地点:(1)线下办理:续贷学生或共同借款人任何一方持相关材料到原县级学生资助管理部门办理。(2)线上办理:开办远程续贷的地区,贷款学生可以通过学生在线系统办理。
      2.办理流程:(1)贷款学生登录国开行学生在线系统更新和人及共同借款人信息,按照提示填写续贷声明,导出《申请表》并签字;(2)线下办理的需学生本人或共同借款人携带身份证原件、申请表到县级学生资助管理部门办理手续,线上办理的需进行人脸识别,在线提交远程续贷申请;(3)持县级学生资助管理部门《受理证明》交到学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由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统一收取);(4)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完成回执录入;(5)国开行审批、发放;(6)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核对入账信息;(7)学校财务处进行学费抵扣和余额返还。


 

表2:国开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续贷办理流程

      3.续贷材料:(1)办理人身份证原件;(2)《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表》。
      4.办理时间:续款学生于每年秋季学期开学前完成申贷工作;每年10月10日前,学校完成回执录入工作;每年10-12月份,学校核对入账信息,完成学费抵扣与余额返还。
      (二)非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续贷事项
      其他金融机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续贷办理流程和材料需要咨询户籍所在县(市、区)学生资助管理部门。填写回执、核对入账信息、学费抵扣和余额返还流程与国开行生源地信用贷款流程同期推进。
      三、免息及本金延期偿还事项
      根据《关于做好2022年国家助学贷款免息及本金延期偿还工作的通知》(财教〔2022〕110号)通知要求,国家为帮助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缓解就业压力,对2022年国家助学贷款免息及本金延期偿还工作作出如下安排:
      1.对2022年及以前年度毕业的贷款学生2022年内应偿还的国家助学贷款利息予以免除,参照国家助学贷款贴息政策,免除的利息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分别承担。 
      2.对2022年及以前年度毕业的贷款学生2022年内应偿还的国家助学贷款本金,经贷款学生自主申请,可延期1年偿还,延期贷款不计罚息和复利,风险分类暂不下调。 
      3.国家助学贷款承办银行应按照调整后的贷款安排报送征信信息,已经报送的应当予以调整。贷款学生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未能及时还款的,经贷款承办银行认定,相关逾期贷款可不作逾期记录报送,已经报送的应当予以调整。
国家开发银行有关政策解读情况详见《国开行2022年度助学贷款业务政策解读》(见附件4)。
      四、工作要求
      1.广泛宣传、积极推动。各学院要加强政策宣传,贯彻落实好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发挥助学贷款政策在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的重要作用。国开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附件1)、申请指南(附件2)、还款指南(附件3)等内容,应通过主题班会等形式,通知到所有学生。还款指南(附件3)、《国开行2022年度助学贷款业务政策解读》(见附件4)应及时告知相关毕业生。
      2.细化分类、抓好落实。各学院要做好首贷和续贷学生的摸排工作,并结合下学期贷款回执收取等情况,掌握办理助学贷款学生基本数据。负责此项工作的辅导员要熟知国家助学贷款办理流程,主动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办理国家助学贷款提供指导和服务。
      3.加强教育、注意引导。各学院要组织贷款学生持续开展诚信专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提高勤俭节约的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努力向学、学以致用,增强就业和报效国家、服务社会能力。如发现贷款学生在后续学习、生活过程中存在高消费等现象,可以及时向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反馈。通知中所有上报材料均需报送文本材料(一份)和电子文档,资助中心邮箱(qndzzzx@163.com)。

附件1-2
附件3-8


                                                                                                      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2022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