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组织申报2025年辅导员工作创新项目的通知

    2025-04-30 17:08:32           浏览数:0

各学院: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对标对表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全面加强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行动方案》要求,进一步加强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推动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经研究,决定组织开展2025年辅导员工作创新项目评选。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范围

  2025年辅导员工作创新项目分为辅导员工作案例、主题班会教案、百问百答微视频、思政微课教案四类。

  二、项目选题

  (一)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类。及时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和思想行为特点,引导青年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党团和班级建设类。认真做好学生骨干的遴选、培养、 激励工作,加强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养,在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方面从严从实、措施得力,指导学生党支部和班团组织建设有力有效。

  (三)学风建设类。熟悉了解学生所学专业的基本情况,多措并举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开展课外科技学术实践活动,学习氛围浓厚,总体成绩较好。

  (四)学生日常事务管理类。做好入学教育、毕业教育、奖惩管理等管理服务工作,扎实开展学生国防教育和军事技能训练,积极探索“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规范做好学生奖励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帮扶,提供高质量的日常管理服务。

  (五)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类。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教育普及活动和学生心理健康筛查,做好学生心理咨询和心理帮扶,及时实施心理危机干预,帮助学生养成理性平和、乐观向上的健康心态,防止因心理问题引发自杀自残等极端事件。

  (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类。运用新媒体技术,建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推动思政工作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加强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引导学生争做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校园好网民。创新方式方法,运用网络空间对学生开展思想引领、学业指导、生活引导、心理辅导等。

  (七)校园危机事件应对类。组织开展国家安全和校园安全教育,完善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练。针对突发事件,启动应急响应,控制事态发展,妥善应对处置,抓好总结分析。

  (八)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类。开展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服务,指导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帮助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就业观,引导学生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三、申报对象

  (一)工作案例:全体在岗专职辅导员每人不少于1篇。

  (二)主题班会教案:每个学院推荐集体教案、个人教案各不少于1篇。

  (三)思政微课教案:每个学院推荐不少于1篇教案。

  (四)百问百答微视频:每个学院推荐不少于1个。

  四、申报要求

  (一)辅导员工作案例

  1.主题鲜明。案例须为2024年的工作实践。案例主题突出,紧紧围绕思想政治工作、辅导员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挖掘和总结典型性工作案例,体现创新和特色。

  2.内容真实。案例须客观真实,应为一线辅导员亲身经历或主持开展的工作,不得杜撰和抄袭。为保护学生隐私权,具体案例须隐去学生真实姓名、班级等个人信息。

  3.学术规范。案例遵守学术规范,恪守学术道德,无学术不端行为。总体文字复制比在20%以上的,取消资格并向所在学院通报。

  4.文体要求。案例文体要统一,以第一人称撰写,应包括案例基本情况、组织实施(处理处置)过程和工作成效等内容(3000字以内),可附不超过5项的支撑材料。案例版式:A4纸型(页边距上37毫米、下35毫米、左28毫米、右26毫米),标题使用方正小标宋简体二号字体,一级标题使用黑体三号字体,二级标题使用楷体_GB2312三号字体,正文使用仿宋_GB2312三号字体,序数按照“一、”“(一)”“1.”“(1)”的顺序使用,行间距为固定值28磅。

  (二)主题班会教案

  1.项目选题。聚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承,紧扣学科专业特色和各阶段学生需求,结合重大节庆日和纪念日,针对思想理论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风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安全纪律教育、就业创业教育等,形成的典型主题班会教案或系列教案。

  2.主题鲜明。教案设计须做到主题鲜明、层次清晰、衔接自然,重点突出思想性、实效性、引领性,符合新时代大学生的成长特点、思想状态和行为方式。

  3.典型突出。教案须体现教育规律,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时代性和前瞻性,能够针对当前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具有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4.文体要求。单个教案设计时长应控制在20—30分钟,原则上3000—4000字。一般应包含主题目标、对象群体、组织形式、基本程序、主体内容、总结反思等。各学院可推荐一线专职辅导员单个主题班会优秀教案(个人作品),也可推荐学院汇总形成的特定主题系列班会教案(集体作品)。教案不得抄袭和杜撰,正文应避免出现辅导员个人信息,集体作品中的个人作品不得重复推荐。

  (三)思政微课教案

  1.主题鲜明。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价值导向和审美导向,聚焦工作实操层面,针对当前辅导员开展思想教育、价值引领、心理疏导、就业指导、数字思政、危机干预、国家安全教育等方面的现实问题,逻辑清晰,节奏明快,生动易懂,体现解决问题的有效思路和办法。

  2.学术规范。内容原创,无抄袭,盗用等侵犯第三方权力情况。

  3.文体要求。单个教案设计时长应控制在5分钟左右,教学基本内容原则上1200—1500字。语言严谨规范,措辞得当,应包括教学题目,授课方法和手段,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重点,教学基本内容。案例版式:A4纸型(页边距上37毫米、下35毫米、左28毫米、右26毫米),标题使用方正小标宋简体二号字体,一级标题使用黑体三号字体,二级标题使用楷体_GB2312三号字体,正文使用仿宋_GB2312三号字体,序数按照“一、”“(一)”“1.”“(1)”的顺序使用,行间距为固定值28磅。

  (四)百问百答微视频

  1.内容要求。符合《网络视听节目内容审核通则》(2017年6月30日审议通过)第四章关于节目内容审核的标准。原创,无抄袭、盗用等侵犯第三方权利情况。党政类名词的使用符合规范,不得随意篡改搭配。主题和内容鲜明,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贴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际,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示范作用、推广价值。

  2.视频类型。理论学习类视频,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党的创新理论教育为主要内容;实践教学类视频,综合运用模拟式、体验式、训练式等教学方法,增加互动体验内容;工作研讨类视频,紧扣业务主题,创新探索案例分析、交流分享、对策研讨等形式。

  3.体例要求。一般应包括作品标题、作者简介、内容导入、内容展开、内容总结等部分,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4.格式要求。画面稳定清晰,无明显噪音,场景、镜头切换无卡顿,分辨率为全高清1080P:1920x1080,帧速率25帧/秒,扫描方式为逐行扫描,视频压缩格式H.264,音频编码器AAC,像素高宽比1.0,视频码流2—3Mbps,音频采样率48000HZ,声音通道为双通道,音频码流128—192kbps,画幅比例16:9,横向,MP4格式。理论学习类课程时长一般在60分钟以内,实践教学类、工作研讨类课程时长一般在10分钟以内。视频应搭配无遮挡完整字幕,字幕内容符合国家或行业相关标准(如《标点符号用法》GB/T15834—2011),正确规范使用字、词、句,无错别字或其他错误。视频应确保音、画、字幕同步。

  五、评审与表扬

  学校组织专家对辅导员工作案例、主题班会教案、百问百答微视频、思政微课教案进行评审,公示无异议后发文予以表扬。

  六、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学院要高度重视,积极宣传发动,组织辅导员认真报送参评作品,确保参评作品质量。

  (二)分类推荐,按时报送。各学院要于2025年5月15日前将辅导员工作案例、主题班会教案、工作案例汇总表、主题班会教案汇总表以学院为单位通过智慧学工文件传输系统报送。案例命名为“学院+姓名+案例+题目”、“学院+姓名+主题班会教案+题目”。5月30日前将百问百答微视频、思政微课教案以学院为单位通过智慧学工文件传输系统报送。作品命名为“学院+姓名+百问百答微视频+题目”、“学院+姓名+思政微课+题目”。

  附件:1.辅导员工作案例汇总表

            2.主题班会教案汇总表

                                                                                              学生工作处
                                                                                           2025年4月30日

 


附件.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