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29 18:45:39 来源:经济学院(合作社学院) 浏览数:0
历经半个多月时间,经济学院(合作社学院)2017—2018年国家奖助学金评审工作顺利结束,其中评选出丁晓楠等同学获得国家奖学金,荆晓彤获得省政府奖学金。为了正确宣传国家的奖助学金的资助政策,树立典型事迹,发挥榜样的力量,营造良好的学风,特采访国家奖学金和省政府奖学金获得者,希望通过榜样的力量激励和影响更多人。
丁晓楠:珍惜当下,不负韶华
曾任学院学生会常务副主席,现任学院兼职辅导员、班级团支书,连续三年获得“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连续多个学期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并于2016-2017学年获得“山东省政府奖学金”, 2017年被评为“山东省高等院校优秀学生”、“山东省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在2018年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银奖,她是2017-2018年度“国家奖学金”获得者,来自经济学院(合作社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1501班的丁晓楠。
不断学习、不断尝试、不断充电,谈到获得国家奖学金,丁晓楠表示:“感谢辛勤工作、默默付出的老师们对我的教导与鼓励。国家奖学金不仅是对我在学习上的一种肯定,更是对我学习的激励和鼓舞,同时也让我明白了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付出总会有回报。”在提及对学弟学妹的建议:首先,要确定一个正确的目标,在此基础上为自己的目标付诸实践,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才会收获回报。其次,要认真对待学习,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学习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会有的,学习时间不够只是不舍付出。最后,希望学弟学妹们能珍惜时间,大学的美好时光非常短暂,要珍惜当下,多读书、多学习、多参加活动,让自己的大学生活过的更充实、更丰富、更有意义。只有付出了,获得才能水到渠成。
杨帅:我努力过,我不后悔
杨帅是经济学院(合作社学院)发展营销专业1601班的学习委员,同时还是校级社团三农学会的会长,曾任院学生会外联部副部长。两年来,杨帅始终保持着刚进校园时的热情与初心,身上不见懒散与浮躁,更多的是一种稳重与淡然。杨帅有着奋斗的明确目标。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目标既定,杨帅就朝着目标的方向不断地努力。在学习方面,他刻苦努力,连续两学年平均学分绩点同级同专业排名第一,先后获得“优秀学生二等奖学金”和“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连续四学期获青岛农业大学“三好学生”荣誉称号,在2017年全国高等院校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学术年会乡村规划大赛中获得青岛农业大学分赛二等奖。在学院工作方面,踏实认真,勤勉笃定,在担任院学生会外联部副部长以及班级学习委员期间起到了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并连续两学期获青岛农业大学“优秀学生干部”荣誉称号。在生活方面,他乐于助人,团结同学,曾被中国公益网提名大学生公益之星,荣获大学生公益之星提名奖。杨帅积极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要求和精神,多次参加创新创业类的活动,获得了2018年“创青春”海尔山东省大学生创业大赛银奖、“赢在沂蒙”中国(郯城)大学生新动能创新创业大赛(现代高效农业组)一等奖。
“我是个总愿意把时间排的满满的人,总觉得大学的时光是短暂的,不能去荒废。”杨帅用实际行动为经济学院(合作社学院)的学子们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同学们展现了如何处理好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关系,将自己提升到更好。
王春莹:有人爱,有事做,有所期待
王春莹曾任青岛农业大学校学生会学术部副部长、经济学院(合作社学院)社团部副部长。曾连续三年获得“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并于2017年获得2016-2017学年国家奖学金。时隔一年,王春莹又一次获得国家奖学金。
奋斗不止,且行且歌。回首大学三年生活,王春莹一直坚信“自律的人生才自由,才会有无限的可能”,她努力提升专业能力,培养学习能力和自律能力。学习之余,她还积极参加各类比赛,曾连续三年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均获得国家级证书,参加“牢记使命,响应十九大”系列比赛,如主题征文活动以及同小伙伴一起参加微电影比赛等,丰富大学生活。王春莹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专业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锻炼自我,提升自我。她以为同学服务的初心加入校学生会和院学生会,为人谦虚,扎实肯干,给学院的学生干部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再次获得国家奖学金,王春莹由衷地感谢学院老师的辛勤培养和帮助,也对学弟学妹们表达殷切期望:无论你所就读的大学是否是第一志愿,所学的专业是否是所喜欢的专业,都要相信你的努力终将成就无可替代的自己。希望所有人都能拥有最好的生活状态:有人爱,有事做,有所期待。
荆晓彤:心之所向,路之所往
荆晓彤来自经济学院合作社学院(合作社学院)发展经济1601班,曾任学院信息部副部长,曾获优秀学生一等奖,第十一届大学生宿舍文化艺术节征文项目一等奖,第七届社团文化节职场精英挑战赛三等奖,2016-2017学年寒假社会实践报告获校级优秀调查报告优胜奖。在2018暑期社会实践期间,负责撰写的相关新闻在中国青年网、中国大学生网、大学生网报等网站以及《德州日报》、《德州晚报》、《临邑大众》等报纸发表,在腾讯新闻发表后被青岛农业大学新闻网转载,获得一致好评。
心之所向,路之所往。“很荣幸获得省政府奖学金,这是对我大学生活不懈努力的认可,也是自己在下一征程继续砥砺前行的强大动力。大学是最好的增值期,在短暂而又宝贵的四年时光里坚定目标,勇敢去追,珍惜时间,用勤补拙,一步一个脚印,一定能成就最好的自己。”在如何规划大学时间方面,荆晓彤对学弟学妹们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一定要合理安排学习和工作,把握零碎时间,让生活更有意义。学习是大学生的天职,抓住老师讲的重点,涉猎专业相关知识,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拓展知识面,开拓眼界。课余时间,主动参加有意义的比赛,结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在前往目标的道路上发光发热,忙碌而充实。”
每一项荣誉称号的背后都是艰苦的历练和努力的坚持,奋力拼搏的面孔是青春最美好的模样。经济学院(合作社学院)学子们积极进取,踏实努力,在学习上刻苦努力,工作上追求卓越,生活中充满热情。见贤思齐,上下求索,认真做事,踏实做人,终能出类拔萃,成就更优秀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