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08 15:58:29 作者:蔡金勇 来源:化学与药学院 浏览数:0
化药学院“平凡人”的“平凡事”,讲述了这样一群普通人——生活在我们身边,靠着自身这样或那样的品质,不断前行在梦想之路……
“不满足于现状那么就去努力改变它”,这是一种不屈从于现实,积极向上的心态。有的人将它当成一句空话;有的人,用十年的逐梦之路,证明了这句话——他就是刘振邦
刘振邦,男,2005级青岛农业大学制药工程专业本科,2010年9月,跟随青岛农业大学化学与药学院王智教授攻读硕士研究生,现任山东中农联合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剂型研究室主任。
早定方向,做好研究
时间拉回到2005年,刚刚步入大学生活的刘振邦同其他同学一样,向往着大学生活的丰富多彩,但又对自己的未来充满迷茫。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接触到了许多课本上不能学到的东西。这让他对农药剂型开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别人忙于游山玩水的时候,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了专业课的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四年的努力,他打开了通往研究生之路的大门。
读研之后,在导师王智的帮助下结合自身的学制特点,他很快确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农药剂型加工。对研究方向的深入探索,更多的是靠自学。他去图书馆和资料室借阅了许多课题相关方面的经典教材和专著进行研读。“资料看得多了,反而感觉自己缺少的知识太多了,我感觉我就像个饥饿的孩子一样,如饥似渴地在学术知识中汲取营养。”\
就是那几年的努力,为他日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也让他切身体会到了“早定方向”带来的甜头。
抓住机遇,改变现状
刚进入公司时,出现在刘振邦眼前的实验室不过是一间十平米左右的小房间,实验仪器设备简陋,实验人员缺乏。但就是在这样一个环境里,他用努力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辉煌。
机遇,会留给有准备的人,也会留给坚持不懈的人。工作不久,他们的团队遇到一个国外的订单,要将某一产品做到澄清透明,20倍稀释上无浮油下无沉淀,而实际该产品在国内外销售的都是黄色外观,国际FAO标准20倍稀释允许有2毫升沉淀,因此该产品可以说要求非常高。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认为根本没法做,“有压力才会有动力,有挑战才会有高度,对于这种非常规的订单,我把它当作为一种历炼,所以我接下了。”运用所学知识,他们熬过了不知几个通宵,通过反复细致的实验,产品最终达到了所有要求,也得到了国外客户的肯定。
进入公司三年,实验室也建设了三年。而现在的剂型研究室已经从最初十平米左右的小房间发展到由固体制剂室、液体制剂室、剂型分析室、原料室、样品室及制剂办公室在内的现代化国家级管理标准的实验室……
思维创新,接地气儿
在从事的专业领域里,刘振邦依旧面临很多挑战。“我做市场调查的时候曾听一位农民朋友说,用杜邦的这个药贵是贵了点,但是打一遍虫子就死了,用国内的这个,打好几遍都止不住。我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咱们国家的产品理化指标能够符合国际标准,但为什么其实际使用效果确不是太好,我们也一直在创新,一直在努力让产品达到高指标,还能接地气。”
他前进的脚步从没有停下,纵使梦想路途遥远,纵使前方遍布荆棘。
记者手记:
他就是这样一个人,不满足于现状便去努力改变现状的人。从他的同事那里我们了解到,他曾将这样一段话当成座右铭:人生弹指一挥间,在正确的时候做对的事,是人生的一笔财富。在有限的学习生涯中,塑造美好未来,是一件幸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