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9 18:02:01 作者:任磊 浏览数:0
近年来,青岛农业大学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发展型资助育人”理念为引领,创新构建“党建引领、数字赋能、家校企协同、健康护航、能力提升”五维融合资助育人体系,形成“扶困·扶志·扶智”立体育人格局。
一、党建引领铸魂,构建“红色育人”新范式
建立“党支部+特困生”结对帮扶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示范引领效能,将思政教育融入资助全过程,创新打造“经济资助+成长导航”双轨模式,实施“红色启航”工程,通过“四个一”成长计划,为特困生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与引导。即:为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让学生在实践中实现自立自强,培养其责任感与独立生活的能力;荐读红色经典,引导学生从经典中汲取精神养分,提升人文素养,在红色文化的熏陶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定期开展季度谈心谈话,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强化心理疏导,帮助学生排解成长中的困惑与压力;通过撰写年度成长报告,助力学生们清晰规划职业生涯,明确发展方向。25年来累计帮扶学生1600余名,培育学生党员骨干200余人,典型案例《党建引领凝聚力量,支部扶持筑梦成长》获评2024年山东省优秀资助案例一等奖,成为学校党建引领资助育人工作的生动诠释。
二、数字赋能增效,打造“智慧资助”新标杆
学校积极顺应数字化发展趋势,全力构建“一网通办”智慧资助平台,不断提升资助服务效率与精准度。在全省范围内,率先推出精准化家庭经济困难认定系统,该系统整合各方数据资源,打破了信息之间的壁垒。通过大数据画像技术,能够全面、精准地分析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实现困难认定的精准化。依托学校智慧学工平台,创新开发勤工助学和劳动教育管理模块,极大地推进了事务办理的便捷化。学生可以通过平台快速完成各项申请与操作,实现动态管理的实时化,学校能够及时掌握学生参与勤工助学和劳动教育的情况,进行有效指导与调整。学校的典型案例《数字赋能推动精准资助,信息建设提升育人质效》成功入选教育部“2024年全国资助数字化应用典型案例”,充分展现了学校在智慧资助领域的创新成果。
三、家校企协同聚力,开创“多元共育”新局面
学校致力于构建“学校主体+社会参与+家庭助力”资助共同体,千方百计拓展社会资助渠道。一是积极与企业沟通合作,争取社会资金支持,设立康地恩奖学金、曙光互助基金、益生助学金等企业奖助项目20余项,年均筹措社会资金200万元,为更多学生提供了经济上的支持和学业上的鼓励。二是创新“三位一体”家访体系,采用“线上云访+线下走访”“集中家访+日常联络”相结合的方式,将学校的关心关爱和思政教育做到学生家门口、送到学生心坎上。在过去17年的家访活动中,全校实地走访学生家庭1200余户,足迹遍布全国100多个县(市、区),行程累计15万多公里,通过家访,学校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与家长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形成家校育人合力。相关做法也得到了人民网、《中国教育报》等权威媒体平台的报道,受到广泛好评。
四、健康护航筑基,构筑“双险保障”新防线
学校始终高度重视学生的健康权益,建立“基本医保+商业保险”双重保障体系。在参保动员工作中,创新采用“网格化+个性化”参保动员机制,针对重点人群,通过网格化管理,层层推进,确保工作无死角。从服务内涵和细节入手,用真诚的“微笑和耐心”服务学生,将医保政策详细解读并送到学生家门口,把参保工作切实做到学生心坎上,努力成为学生医保的“贴心人”。截至目前,学校累计为20余万人次办理参保,学生医保参保比例位居全省高校前列。自2023年起,学校为全体在校生购买意外伤害保险,作为医疗保险的有益补充,为保障学生的健康权益筑起一道牢固的健康保障屏障。2024年,学校作为山东省高校代表,在国家医保局大学生城乡居民医保专题座谈会上作典型发言,分享学校医保工作的先进做法。
五、能力提升固本,打造“发展型资助”新生态
学校全面实施“金穗赋能计划”,精心构建包含“阳光启航、学业导航、活力续航、技能助航、生涯护航”5大模块30项课程的培养体系,平均每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40场次,培训内容涵盖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就业技巧等多个方面,帮助学生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增强自信心。着力打造“励志成才”品牌活动矩阵,每年评选“勤工助学之星”“青春的榜样”等优秀典型100余人,通过树立身边的榜样,激励更多学生奋发向上。组建资助宣传大使团队,开展政策宣讲30余场,让更多学生深入了解资助政策,感受到学校的关怀与支持。近三年来,受助学生获校级以上奖励4500人次,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持续提升,在学业、科研、实践等多个领域展现出优异的成绩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