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12 11:17:07 浏览数:0
——学工部、团委探索推行“大平面·一站式·云服务”工作模式
“学工部、团委的办公室搬进咱们的生活区啦。”这一学期,东苑学生宿舍区的同学们惊喜的发现他们身边来了“新邻居”,而这个邻居不是别人,正是与他们大学生活、学习密不可分的学工部、团委。
在与这个“新邻居”的朝夕相处中,大家更是喜从心来、惊喜不断。到“新邻居”家“串门”,直接的感觉就是距离更近了,交往起来也更频繁了。可是这拉近的,不仅仅是地理上的距离,更是“心”的距离。
办公地点变了,办公模式变了,这些变化大家看在眼中,更感受在心里,大家都说这个全新的“大学生之家”人气越来越旺。
新模式,新感受
在我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及中央16号文件颁布10周年之际,学工部部长慕乾伟提出要进一步贯彻落实“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施“大平面·一站式·云服务”工作模式,以方便、快捷、高效为原则,科学整合、优化资源,零距离、心贴心做好学生各项服务。
“大平面”办公模式是现代化企业普遍采用的办公模式,它的优点是易于交流,便于管理,提高效率和利用率。学工部、团委采用“大平面”办公模式,改变了原来分室办公方式,实行“大班共事制”,将所有涉及学生日常教育、管理、服务等事项全面整合,按照“超市化、便捷式”的要求建立了集中办公实体平台。
“一站式”在商业上是指让顾客享受到一次性完成或一步到位的便捷。学工部、团委利用学工办公大厅实施“一站式”服务,就是把服务学生有关的具体事项集中一条龙服务,不再让学生东奔西走,提高效率、方便学生。
“云服务”模式借鉴了IT业的“云计算”理念,即是将各种资源调动起来,为用户提供集成化、大批量、大规模、全方位、覆盖式服务。学工部、团委创立学生工作“云服务”模式,目的在于进一步优化职能,整合多方资源,为学生提供高效快捷、资源共享、覆盖面广、充分延展的网络化服务。
不管是“大平面”、“一站式”,还是“云服务”,其核心落脚点都在“服务”上。
新的工作模式,让来学工部、团委办公室的同学们都有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而办起事来,更让他们敞亮的还在心里。有同学说,“以前每敲响一个办公室的门都要鼓很大勇气,往往还敲错了门,找不对人。现在进学工部、团委没有一点地‘内心挣扎’”。
“新模式,新感受”,学工部、团委的工作人员最明显的感受是,新的办公格局下,大家工作主动性、积极性不由自主地进一步提高了,“人更精神了,物更整齐了,办事更规范了,工作责任心更强了。”
“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学工部部长慕乾伟表示,在改变办公格局的同时,他们还针对学生工作实际和同学要求,推出一系列新的规章制度,他们就是要让全体人员养成“一种时时事事讲规矩的规范意识,一种任劳任怨、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一种遵章守纪、严格自律的纪律意识,一种严谨务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
办公扁平化,服务立体化
“大平面”、“一站式”带来的就是一目了然、方便快捷。
走进学工办公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醒目的“办公服务指南”,上面的职责分工、办事流程、联系方式等信息一目了然。往里走就是“一站式”服务柜台,补办学生证、购买充值火车票优惠卡、办理医疗保险、办理助学贷款、预约心理咨询、报名应征入伍……这些原来需要到好几个部门科室才能办理的手续,在这里都能在“Guider”(引导员)的帮助下“一站”快捷完成。而办公人员洋溢着的真诚笑意和细致周到的服务,更让来这里的同学感受到无比的温暖和贴心。
越过“一站式”服务台,里面是学工部平面办公区域,每个工作人员都有自己的格子间,格子间是半开放式的,每个人的工作状态了一目然于。格子间外侧标示着工作人员的姓名、职务以及工作职责,需要办理什么事项、应该找谁办理,在这里清晰明了。置身公众视野、亮出自己的身份就是勇于接受群众的监督。在这里,不仅仅是来办事的学生对服务质量可见可评价,就是同事们之间也会有比较,那就是要求每一个人:“我只能做的更好”。
针对进一步做好窗口服务,学工部面向全体党员干部开展了以“立好志、办好事、利于民、勇当先、修德行”为主要内容的争创服务明星窗口争做“五好学工干部”活动,“要让每一名来访者满意,要让每一名同学享受到星级的服务”,这是慕乾伟给全体党员提出的明确要求,党员们各自制定了争做“五好学工干部”承诺书,并张贴在办公桌前显眼的位置,时刻想着自己的身份,时刻提醒自己的言行。
这些看似一系列的小细节变化,给同学们带来的却是大感触,是发自内心的温暖。
慕乾伟说,细节决定成败,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话。言谈举止的细节、对外形象的细节、工作事务的细节、时时处处都显示了细节的重要性。不注意细节就会使问题复杂化、难以化解,这就需要广大干部职工时时以公道正派、热心服务的精神做好各项工作。
强调细节,工作无极限。在以往,同学们过来办理不属于自己工作范畴的事情,工作人员可能会告诉他应该找什么部门或找谁去办理,而“云服务”就是要求不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慕乾伟要求大家一定要贯彻“首问负责制”,杜绝“踢皮球”,“为学生服务没有分内分外”,“做全能型学工干部”。这就要求每名工作干部不仅要对自己的工作熟练掌握,也要对所有与学生有关的其他非本职工作的业务流程非常熟悉,把自己能办的尽可能都给办好,不能亲自做的也要给学生解答好、帮学生协调好,能让学生少跑一趟就少跑一趟,能让学生少进一个门就少进一个门。
“云服务”除了要做好面对面的线下服务,还要做好基于互联网络建立起来的线上平台服务。目前,学工部在“学工在线”网站以外,还开发、启用了学生奖励查询系统、勤工助学工资查询系统、助学贷款到款查询系统、开发银行生源地助学贷款系统、国家奖助学金评审系统、瑞格心理健康测评系统、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大学生职业发展测评系统,设立了资助工作咨询平台、大学生在线调查平台、部长信箱……,所有的这些都在“线上”为同学们提供了便捷、准确、高效的服务。下一步,学工部将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把所有与学生服务管理有关的网上在线系统整合,建成一套科学的、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学生工作服务管理网上系统,大大扩容“云服务”网络资源。同时,还将在“学工在线”网站启用在线咨询平台,届时学工部工作干部将在线轮流值班,“零”时间、“秒”回复同学们提出的各类问题。
延伸触角,让服务无缝隙
延伸“云服务”职能和效能,需要有切实有效的阵地。
在学工办公大厅南侧和北侧,各有几个宽敞明亮的房间,每个房间都有自己的标牌:洽谈室、网络工作室、宣讲室、虹子学苑编辑部、学生会、大学生社团联合会、大学生志愿者联合会。它们是延伸“云服务”职能的阵地“触角”。
为畅通学生诉求反映渠道,学工部出台了部(处)长接待日制度,部(处)长每周轮流接待学生及家长来访,而洽谈室就是接待来访的阵地。洽谈室内布置清新素雅,给人以家的轻松感觉,来访者可以在这里寻求帮助指导、倾诉困扰、反映问题……
网络工作室里活跃着一支学生队伍,他们每天盯着电脑,浏览的是同学们喜欢的“人人”、微博、贴吧、论坛,同时对这些海量的信息进行汇总、整理、分析,对于同学们在网络上反映出来的需求和问题,他们会及时给予解答或者提交上级给予协调和解决……
宣讲室是信息和知识的集散地,在这里,同学们可以听到专家的精彩报告,可以得到系统的技能培训,可以了解到最前沿的资讯,可以交流思想、分享心得……
还有一个房间是《虹子学苑》杂志编辑部。《虹子学苑》是一本同学们自己创编并深受同学们喜爱的刊物,刊物关注学生冷暖,内容丰富多彩,涉及大学生密切关注的思想、学习、生活、文学、时尚、社团活动、科学知识、时政热点等话题。尤其是每一期的“特别策划”栏目,更是及时聚焦和反映了学生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
学生会、大学生社团联合会、大学生志愿者联合会的办公地点也设在这里,它们都是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学生组织,它们遵循的原则就是“立足于学生、服务于学生”……
“大平面·一站式·云服务”效果好不好,学生不看别的,就看他们办事有没有结果,诉求有没有回声。
“现在随时都可以去补办学生证了!”
“火车票优惠卡我们可以在教学区自助充值了!”
“我刚刚反映的问题,学校马上就给我解决了!”
……
学生的满意,就是学工部、团委工作人员的最大满足。
用慕乾伟的话说,“大平面·一站式·云服务”工作模式带来的是工作作风的切实转变、干部责权利的公开透明、干部综合素质和技能的不断提高。而在广大同学们看来,“大平面·一站式·云服务”让他们享受到的是贴心的服务,得到的是实实在在的指导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