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20 17:06:27 浏览数:0
走在青岛农业大学校园里,禁止吸烟标识和劝诫戒烟的宣传标语随处可见,在各楼宇内已经看不到吸烟的学生,只是偶尔在贴有“吸烟区”的地方能看到零星的吸烟者。
自教育部发出《关于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禁烟有关事项的通知》后,青岛农业大学响应教育部号召,出台了《关于在全校学生中禁止吸烟的实施意见》,学校采取了严格的禁烟措施,努力打造“无烟校园”。
管的严,盯得紧,学生不敢碰“高压线”
实施意见出台后,学校和学院都成立了学生禁烟工作领导小组,来具体领导和组织学生禁烟工作,工作责任划分清楚,并明确提出了工作目标——“全面消除学生在校园内禁烟场所的吸烟现象”。学校在所有禁止吸烟的场所都贴上了“禁止吸烟”的标识牌,同时,也在符合防火等要求的少量区域设置了一部分“吸烟区”,禁烟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以及大学生校园文明纠察队等学生自律组织经常在校园内开展巡查,及时发现、教育、劝阻违规吸烟的学生。学校制定了严格的处罚措施,对于违规吸烟的学生,发现一次给予全校通报批评,发现两次以上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以上纪律处分,让违规吸烟成为不可碰触的“高压线”。
“学校真是动真格了,有次一下子就全校通报了8名同学,我以前也吸烟,现在感觉不敢向外拿出香烟来了。”学生小王这样向记者说道。
签订“承诺书”,向吸烟说“不”
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全校800多个班级统一召开了主题班会,在学习教育部和学校有关文件精神的基础上,各班级还制定了禁烟承诺书,所有学生在承诺书上郑重签字,承诺响应教育部号召,自觉抵制吸烟现象,自觉戒除烟瘾,为“无烟校园”做出自己的努力。
各学院建立了吸烟学生“信息库”,各班级有针对性的对这部分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劝诫他们改掉吸烟陋习,脱离“烟民”群体。一名学生笑着对记者说:“我现在可成了重点‘盯防’对象了,班主任和班里学生干部经常找我谈话劝我戒烟,吸烟有害我很清楚的,趁这机会我会努力戒掉的。”
重点区域重点管控,创文明,防火患
学生宿舍区是学生禁烟工作的重点区域,各个学院为创建“无烟宿舍”可谓下足了功夫。辅导员、大学生宿舍自我管理委员会、学生会干部等经常进入宿舍检查,对违纪现象进行从快从重处理,坚决杜绝宿舍内的吸烟现象,坚决杜绝火灾隐患。同时,各学院也想尽办法在学生中开展“无烟宿舍”宣传活动,深入推进学生禁烟工作。机电工程学院出台了“无烟宿舍”流动红旗制度,大力表彰模范宿舍;农学与植物保护学院精心设计了幽默、温馨的宣传画和海报,张贴在了学生宿舍区;动物科技学院举办了“无烟宿舍”手绘创意大赛,理学与信息科学学院举办了“远离烟草,创建清新宿舍”的招贴画比赛,呼吁广大学生远离烟草。
“线上线下”广泛宣传,禁烟教育深入人心
学生禁烟工作,宣传教育是重头戏,“禁烟令”发出后,全校都被动员起来,积极开展“线上线下”活动,向学生宣传吸烟危害,倡导远离香烟。学工部和团委向全校学生发出了“关爱身体健康,创建无烟校园”的倡议书,号召全体学生一起努力,为创建无烟校园贡献自己的力量。各级共青团组织充分发挥组织宣传优势,利用官方微博、微信平台、人人主页等新媒体形式向全体学生发出倡议、发起讨论,引起广大学生的关注。理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精心拍摄了创意标语公益宣传照片,在学生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经济与管理学院、艺术学院、理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开展了主题签名活动,数千名学生在宣传横幅上签上了自己的承诺;化学与药学院开展了“无烟校园,你我行动”烟头清扫活动,使大学生通过自己的行动切身感受吸烟带来的危害,同时还邀请城阳区人民医院医师为学生做了“摒弃吸烟陋习,创造健康天地”专题讲座,进一步加深了对吸烟危害身体健康的认识;农学与植物保护学院开展了“让你的肺清亮一点”禁烟立体广告标语作品征集活动,并将优秀作品在校园里展出,充满创意的作品引得来往学生驻足观看。
“禁烟令”赢得广泛支持,学生希望坚持下去
在学生中禁止吸烟工作开展以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吸烟的少了,校园更文明更清新了,活动也赢得了广大学生的广泛支持。一位学生在和记者交谈中表示希望活动能长期坚持下去:“校园禁烟,贵在行动,也贵在坚持,怕的就是一阵风。”
学生工作处负责人说:“在学生中禁烟目的是向大学生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创造清新的环境。本项工作是一项常态化的工作,学校会不断完善长效机制,长期坚持下去, 在坚持做好检查的同时,也会利用新生入学教育、毕业生离校教育、世界无烟日等重要节点,采取各种形式的禁烟宣传和教育活动,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校园内禁止吸烟标识随处可见
学生组织远离烟草签名活动
邀请专家作“摒弃吸烟陋习,创造健康天地”专题讲座
学生签订拒绝吸烟承诺协议
学生自发拍摄的禁烟宣传公益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