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辅导员车广杰:做有温度的工作,做大学生信赖的人

    2016-05-18 15:03:05           浏览数:0



『全屏查看』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亲爱的大学生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我叫车广杰,现任建筑工程学院正科级辅导员。今天,站在这里交流发言,我深感自豪与责任重大。“春华秋实,时光流逝”,从2001年从事辅导员工作,至今已有15个年头。一路走来,收获着辅导员的幸福与快乐,我先后被评为山东高校骨干辅导员、首届和第五届山东高校优秀辅导员、第三届青岛高校思治工作个人创新奖、第二届山东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三等奖,多次被评为学校优秀辅导员、优秀班主任、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全体辅导员向长期关心爱护辅导员发展的各级领导老师表示感谢,对广大同学们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谢谢大家。下面我从四个方面与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工作的感受和体会。我交流的题目是:《做有温度的工作,做大学生信赖的人》。

 

一、立德树人,用心向大学生传递“正能量”


  辅导员工作是平凡而光荣的,说他平凡,源于日常工作大多都是一些生活琐事,说他光荣,在于辅导员“立德树人”的责任使命。“精师易得,人师难求”,这句话就是对辅导员角色定位和职业发展最好的褒奖。

 

  我认为,做好辅导员工作,首先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是一切行为的源动力,政治是一切行为的方向保证,解决好思想政治问题,一切问题迎刃而解。“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过硬,才能不断给学生传递成长道路上的正能量,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工作以来,我时刻不放松对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充分利用好各种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努力提升自身的理论素养与政治素质,把这做为辅导员工作必不可少的“思想武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我努力从自己的一言一行做起,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与同学的交往中,我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始终做到随和但不随意。辅导员与大学生交往过程中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辅导员的一句话、一个言行都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与学生的每一次接触,每一次谈话,都是一次流动的课堂,这个课堂不能“荒废”,更不能产生“负能量”,积极帮助学生筑梦、追梦、圆梦。

 

二、感同身受,努力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有困难找车老师”,这是学院一级级学生口耳相传的一句话。这句话,我听在耳中,喜在心中。在我看来,这是对辅导员工作的最大肯定。自工作以来,我就一直以成为大学生的知心朋友作为工作的出发点。辅导员工作,绝不是简单的冷冰冰的“管理”,而应该是有温度的服务,有感情的指导,只有在温情中,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管理的效果。

 

  我坚信:“只有与学生交心,才能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做不好的工作”。在这个理念的指引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充分利用各种途径深入学生中,每周平均和学生谈心50余次,与学生谈理想、话人生、解困惑,努力为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学院曾有一位同学,因为高中时期一次面部手术不成功,使其产生了心理困惑,老是感觉学生在嘲笑他,与同学交往产生障碍,继而经常旷课,因学习成绩差被学籍预警。通过观察发现这个情况后,我马上与其父母取得联系,根据了解到的情况,积极帮助他申请了校外租房,由其家人照顾他的起居,解决睡眠问题。之后,又帮助他预约心理医生,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心理疏导;还定期跟他沟通谈话,交流学习和生活情况,建立了相互信任的关系。在得知他喜欢体育运动后,就利用课余时间,与他一块打球,锻炼身体,释放压力。一周、两周……4年多过去了,这位同学慢慢恢复了往日的阳光、上进,他努力学习,积极参加活动,毕业后顺利考取了美国一所大学留学深造。前几天发短信给我,要约我一块吃饭,前提是AA制,那一刻我的内心充满着幸福的喜悦。

 

  像这样的温情故事,在我们辅导员队伍中还有很多许多。“十年树树,百年树人”,我想,正是这份坚持,让爱化为力量,既鼓励了学生勇敢前行,也激励了我们辅导员把对学生的爱诠释成一份责任,用爱陪伴学生度过人生中最美好的似水年华。

 

三、终身学习,在自我“发展”中当好学生“引路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辅导员走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发展之路,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不断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

 

   “只有与同学们一起成长,才能真的为他们的成才发挥更大的作用”。 随着工作时间的推移和辅导经验的累计,我没有把工作看的更加轻松,反而愈发觉得自己应该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和能力。为此,我在参加工作5年后考取了大连理工大学结构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继续学习深造。毕业回校后,除了继续从事辅导员工作,我还担任了本科生《工程经济学》、《建筑企业管理》等专业课程的讲授。工作之余,我不断加强辅导员工作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积极研究学生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总结工作中的经验。积极开展学生工作理论研究,主持和参与校级课题15项,团省委重点课题1项,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课题2项,申请软件著作权6项,发表学生教育管理论文20篇,多项成果在学校各类评选中获奖,其中8项研究成果获得山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秀研究成果,1项研究成果获得2013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经常有人问我,如何处理工作和科研的关系,其实没有窍门和捷径,做研究,要静下心,选准一个方向,深入探究,日积月累,厚积而薄发,到一定时候就可能成为某一方面的行家里手。

 

  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相辅相成,我不断地将自己所学转化成学生的成长与收获,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指导学生参与科技实践活动,鼓励更多的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工作以来,先后指导多名同学参加省级以上科技赛事并获得奖励100余项,十几次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我积极加强创业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工作,2015年,获得KAB创业教育(中国)项目讲师资格、BCC生涯教练认证,目前担任学校“水杉林”大学生创业辅导工作室负责人,先后指导5支团队成功入选教育部国家级创新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训项目,指导4名在校学生成功注册创办企业,在指导中,努力成为他们的“打气筒”和“指南针”,指引他们前行。

 

四、脚踏实地,在工作中实现人生价值


  俗话说的好,“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一直把辅导员工作作为实现自我价值的修练场。研究生毕业继续从事辅导员工作,在有的人看来,我的学历还不错、专业又很好,辅导员工作“那么辛苦,太枯燥了”,无法理解。我想说,我确实喜欢这份工作,热爱这份工作,能够每天和学生在一起,时刻从他们身上感受到活力,感受到快乐,感受到人生的快乐和时间的可贵。因此,我倍加珍惜辅导员这个工作岗位,更愿意义无反顾地守护这份神圣的工作。

 

  “人生在勤,勤则不匮”。勤奋的工作、快乐的工作,在工作中收获快乐,也是我从事辅导员工作最大的体会与收获。把个人的发展要融入工作之中,在工作中得到锻炼和成长,进而实现人生价值。“一份付出一份收获”,当我全身心投入自己该做的事情中,聚精会神,精益求精,耕耘心田,造就人格,促进自我成长,人生价值也能实现。“每到重大节日,在读和毕业的学生们就会发短信嘘寒问暖,平时工作上的变动和成长也会向我咨询或者报告。”收获了学生们的信任和爱戴,工作的付出就有了价值。

 

  “一灯照隅,万灯照国”,“一个人走的快,一群人走的远”,我庆幸自己是农大辅导员大家庭中的一员,大家相亲相爱,荣辱与共,齐心协力,为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贡献自己青春的力量。

 

  最后,我以《高校辅导员誓词》来结束今天的发言:“我志愿成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拥护党的领导,献身教育事业;恪守职业规范,提升专业素养;情系学生成长,做好良师益友。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而努力奋斗!”

 

  衷心祝愿各位领导老师工作顺心,同学们学业进步,谢谢大家!